發布時間 2025-11-05
BY
閱讀 24次
? 湘江新聞網11月4日訊(湘江融媒記者 胡謙)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制定并發布了《農田氨氣減排技術規范》(DB43/T3368-2025)(以下簡稱《標準》)。這是我國首部聚焦農田氨氣排放控制的技術規范,來自湖南湘江新區的環保橋(湖南)生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參與了標準的起草。
?湖南作為全國雙季稻主產區,稻田面積廣、施肥頻次高,加之受高溫高濕氣候影響,是農業氨排放的重點區域。氨氣通過大氣沉降進入土壤后,不僅加劇土壤酸化,還促使重金屬元素活化與遷移,增加農產品重金屬超標風險,進而威脅生態系統穩定和食品安全。而此前,中國尚無專門針對農田氨氣排放的國家或行業標準,現行標準主要集中在肥料質量控制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在氨排放減控的技術體系和操作路徑上仍存在系統性不足。
?“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環保橋主要負責農田氨氣減排技術可行性論證及田間試驗效果驗證工作,并參與起草了施氮量、氮肥選擇等章節內容。在標準立項階段,則重點強調了氨氣通過大氣沉降進入土壤后對重金屬活性的影響進而對食品安全的影響。”環保橋(湖南)生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海偉透露。
?據悉,《農田氨氣減排技術規范》首次將“氨氣”作為控制指標,系統構建農田氨排放的減排技術路徑,明確減排目標與關鍵措施,填補了國家標準體系在該領域的空白,可適用于湖南省農田氨氣減排的相關技術管理和實踐活動,為農業生產和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該標準將自2025年12月30日起施行。
?環保橋(湖南)生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企業,入選湖南省企業科技創新創業團隊,是國家酸化耕地治理科技創新聯盟、國家農產品重金屬防治聯盟等多個國家級平臺的創始成員,與中科院、湖南農大等科研院校有著緊密的合作。環保橋高度重視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的融合,已有20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相關發明專利獲湖南省技術發明獎、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等榮譽,已在全國二十余省份試驗示范,累計應用推廣面積超過100萬畝。
來源:湘江新聞網
作者:胡謙
編輯:吳戍疆
本文為湖南湘江新區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www.hnxjnews.cn/content/646955/96/15406189.html